佐藤可士和(Sato Kashiwa)优衣库创意总监,毕业于多摩美术大学平面设计专业,对平面设计、产品设计、设计指导、空间指导、企业和地区的品牌推广等均有涉猎。被誉为“能够带动销售的设计魔术师”。
在佐藤看来,整理工作往往被他人视为浪费时间,实际上整理是一种培养思路的好习惯,长此以往,思维会变得敏锐起来,思路变得也更加清晰。
在与客户的沟通最终完成设计中,不应全是凭借设计师自己的灵感和专业水准去完成创作。还需要清楚的了解,客户具体的需求是什么,然后将客户的需求关键点进行提炼与整理,完整最终的设计。
在佐藤可士和的作品中,除了人尽皆知的优衣库设计。他所经手的工作还包括日本国立新美术馆、7/11便利店、纽约全球旗舰店的创意指导、本田、三井物业、讯销公司的企业识别设计、NTT 移动电话设计、今治毛巾、杯面博物馆、偶像团体「SMAP」的整体视觉设计、藤幼儿园等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设计服务。
获得奖项
· 东京ADC大奖
· 每日设计奖(毎日デザイン赏)
· 朝日广告奖
· 龟仓雄策奖
· 东京TDC金奖
· 日本平面设计者协会年轻设计师奖
· Asashi广告奖以及日本包装设计金奖等
对灵感的看法
灵感并不一定非要在自己的脑海中产生,通常创意的答案就在客户那里,而我们要总结对方的思绪并加以重新创造。
△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
在《佐藤的整理术》这本书中也曾表明过,他自己的工作室里面没有多余的东西,没有电话和电视,偌大的会议室里也只有一条长长的会议桌和雪白的墙。
△ 佐藤可士和的事务所(内部)
设计师就是视觉医生
佐藤将自己的职位定位为医生,通过「望闻问切」找出症状的病因和治疗方向。整理的过程中需要梳理对方的思绪,很多时候客户对自己的产品非常了解,但对于市场价值却并没有明确但认知,或者头绪杂乱,不能总结出产品特点和价值。也有客户对于自己但需求说不清楚,想要但太多,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,这时候要跟客户进行多次全方位的深度沟通,整理出客户的需求以及内心的期待,逐步将产品最关键最本质的焦点提取出来,打磨成联结产品和消费者的桥梁。
用符号的力量突破交流的界限
在当代,“信息的即时传达”变得异常重要,为了实现这个目的,佐藤可士和提出了“符号性品牌推广”观点——以“符号”的形式去思考标识、产品、空间,用“语言之外”的力量来突破交流限界。
佐藤作品
1. SMAP(2000)

2. OZOC (2002)


3. 藤幼儿园(2004)
4. 优衣库(2006)

5. 今治毛巾品牌形象(2006)

9. 开被乐记念馆(2011)
10. YANMAR公司(2013)

12. Miwa Yamamoto(2016)
16. SAMURAI INCUBATE(2019)